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机械播种技术要求、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Potato Mechanized Plan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634-2020《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规范》是青海省地方标准,为马铃薯的机械化种植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播种环节,标准明确要求播种深度应控制在8至12厘米之间,确保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有利于出苗。同时,播种行距设定在70至90厘米范围内,株距则保持在25至30厘米,这样的间距既保证了植株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便于机械作业。
其次,关于施肥部分,标准建议每公顷施用有机肥不少于30吨,并且氮磷钾的比例应维持在1:0.5:1左右。这种配比能够满足马铃薯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促进幼苗健壮成长。此外,还应在播种时施加适量的种肥,以补充微量元素,提高产量和品质。
再者,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指出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特别是在苗期和块茎形成期,这有助于改善土壤通气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同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避免根系腐烂。
最后,在收获阶段,标准强调采用联合收获机进行一次性完成挖掘、清选和装车等工序,这样可以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并提升工作效率。另外,收获后需立即将马铃薯移至阴凉通风处堆放,防止日晒雨淋导致品质下降。
以上就是对DB63/T 634-2020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分析,希望对从事马铃薯种植的朋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