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叶青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苗繁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三叶青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ileaf Gree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8/T 040-2018《三叶青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三叶青的种植与管理。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衢州市范围内三叶青的生产活动。这一规定明确了适用区域,确保了标准在特定地理范围内的有效执行。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对“三叶青”、“育苗地”、“移栽地”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三叶青”是指植物学名为Pilea notata Blume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该植物的认识。
3. 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土壤pH值在5.5至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表明适宜的土壤酸碱度和较高的有机质含量是保证三叶青健康生长的基础条件。
4. 种苗繁育:规定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如扦插法或分株法,并强调母株应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此条文强调了种苗质量对于后续生长的重要性。
5. 田间管理:包括适时浇水、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特别是在水分管理上,要求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灌溉量,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6. 采收与加工:指出当植株高度达到30厘米以上时即可采收,收获后需及时晾晒或烘干处理以防止霉变。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品质。
7. 质量检验:明确了成品三叶青的质量指标,如有效成分含量不得低于规定值,并提供了相应的检测方法。这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条文解读可以看出,《三叶青生产技术规程》从种植前准备到后期加工销售各个环节都做出了具体指导,为提高三叶青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