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森林蔬菜马齿苋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森林蔬菜马齿苋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urslane Production as Forest Vegetab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11T 107─2018《森林蔬菜 马齿苋生产技术规程》是浙江省丽水市发布的关于马齿苋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马齿苋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森林植被覆盖良好、空气清新、无污染源的区域。土壤pH值应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一要求旨在确保马齿苋生长在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中,避免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二、种苗培育
种苗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品质。标准指出种苗应来源于健康母株,且至少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每株种苗的高度应在10-15厘米之间,叶片数不少于10片。此外,种苗的根系发育良好,无病虫害迹象也是必备条件。这些具体指标有助于筛选出健壮的种苗,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三、田间管理
在种植过程中,合理的灌溉和施肥至关重要。标准建议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施肥则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适量复合肥。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需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促进果实发育。同时,定期清除杂草,防止其与马齿苋争夺养分和水分。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提倡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来控制蚜虫数量;对于真菌性病害,则推荐使用生物农药进行喷洒。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使用的农药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安全。
五、采收与贮藏
马齿苋的最佳采收时间为开花后7-10天。此时植株营养成分积累最为丰富,口感最佳。采收时宜选择晴朗天气,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避免损伤植株。采收后的马齿苋应及时摊晾通风处晾晒至半干状态,然后装入透气性好的编织袋内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温度控制在1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65%,以延长保鲜时间。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产地选择到采收贮藏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为企业和个人从事马齿苋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希望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推动森林蔬菜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