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森林消防蓄水池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森林消防蓄水池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Forest Firefighting Reservoi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8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11T 56—2016 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技术规程》是浙江省丽水市发布的关于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森林消防蓄水池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森林防火能力。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
根据标准第4.1条,蓄水池的选址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源条件、交通状况和森林火灾风险等级等因素。具体要求包括:
- 地形地貌:优先选择地势较高且相对平坦的区域,便于雨水自然汇集。
- 水源条件:需保证有稳定的补给水源,如山泉、溪流等。
- 交通状况:靠近主要道路或林区通道,方便消防车辆取水。
- 火灾风险:位于高风险区域周边,能够有效覆盖重点防护地带。
这些规定确保了蓄水池既能满足消防需求又能兼顾实际操作便利性。
二、设计参数
第5章对蓄水池的设计提出了明确要求:
- 容量确定:依据保护面积大小确定容积,一般每公顷保护区配备不低于50立方米的储水量。
- 结构形式:推荐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增强耐久性和安全性。
- 防渗措施:内壁须做防水处理,防止渗漏造成资源浪费。
- 溢洪设施:设置合理的溢流口或泄洪通道,避免极端天气下积水外溢引发次生灾害。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参数配置,可以有效提升蓄水池的整体效能。
三、施工质量控制
标准第6章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 基础处理:基坑开挖后要严格检查土壤承载力,并采取加固措施。
- 材料检验:所有建筑材料进场前都必须经过抽样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 隐蔽工程验收:对于地下部分的隐蔽工程,在覆盖之前需由监理单位组织专项验收。
- 外观检查:完工后应对表面平整度、接缝密实度等进行目测评估。
严格的施工质量管理是保障蓄水池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
四、验收标准
按照第7章的规定,蓄水池竣工后需进行全面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功能测试:模拟不同降雨量下的蓄排水效果。
- 安全评估:检查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问题。
- 文档审核:核对施工记录、试验报告等相关资料是否齐全准确。
- 环境影响评价:确认项目建设未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只有当各项指标均达到合格标准时方可交付使用。
五、维护保养建议
最后,标准在附录中给出了日常维护保养的具体指导:
- 定期清理池底淤泥,保持畅通无阻;
- 检查并修复破损部位,及时更换老化部件;
- 建立巡查制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处理;
- 冬季来临前做好防冻保温工作。
综上所述,《DB3311T 56—2016 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技术规程》为森林消防蓄水池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引,从选址到维护每个环节都有详尽的规定。严格执行本标准有助于构建高效可靠的森林防火体系,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