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岳阳黄茶加工的技术要求、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以岳阳地区为原料产地的黄茶加工企业及相关单位。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Yueyang Yellow Tea Part 2: Processing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XK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1858.2-2020《地理标志产品 岳阳黄茶 第2部分:加工技术》是湖南省岳阳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岳阳黄茶的加工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鲜叶采摘
标准规定了鲜叶采摘的时间和质量要求。鲜叶应于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采摘时要保持芽叶完整,无病虫害,无损伤。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品质,为后续加工奠定基础。
二、萎凋
萎凋过程需控制环境温度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萎凋时间一般为6小时~8小时,具体时间视鲜叶含水量而定。萎凋过程中要定期翻动鲜叶,以保证均匀失水。此环节对于形成黄茶特有的香气和滋味至关重要。
三、杀青
杀青采用锅式杀青机或滚筒杀青机,锅温控制在180℃~220℃。杀青时间为3分钟~5分钟,以叶片变软、失去光泽为准。杀青操作要求动作轻柔,避免机械损伤。通过杀青可以钝化酶活性,停止发酵,固定茶叶形状。
四、揉捻
揉捻分初揉和复揉两个阶段。初揉压力适中,时间为20分钟~30分钟;复揉压力稍大,时间为30分钟~40分钟。揉捻后茶叶成条率达90%以上。适当的揉捻能够破坏细胞结构,促进内含物质的转化和释放。
五、闷黄
闷黄是岳阳黄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之一。将揉捻后的茶叶堆放厚度控制在10厘米~15厘米,覆盖湿布,放置于温度25℃~30℃、相对湿度85%以上的环境中进行闷黄。闷黄时间通常为6小时~12小时,直至茶叶呈现明显的黄色。闷黄过程有利于形成黄茶特有的“三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特征。
六、干燥
干燥分为初烘和足干两个阶段。初烘温度控制在80℃~90℃,时间为15分钟~20分钟;足干温度降低至50℃~60℃,直至茶叶含水量降至6%以下。干燥过程中要不断翻动茶叶,防止粘连和焦边现象发生。干燥不仅能使茶叶定型,还能进一步提升香气。
七、包装
成品茶需采用防潮、防氧化的包装材料进行密封包装,并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包装后的茶叶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变质。
以上就是DB43/T 1858.2-2020《地理标志产品 岳阳黄茶 第2部分:加工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条文解读,这些规定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严格把控,保障了岳阳黄茶的独特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