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象山白鹅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饲料与营养、饲养技术、卫生防疫及废弃物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象山白鹅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饲养管理。
Title:Xiangshan White Goose - Part 3: Breeding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2T 074.3-2018《象山白鹅 第3部分:饲养管理》是浙江省宁波市地方标准,对规范象山白鹅的饲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环境要求
标准指出,鹅舍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方。鹅舍内温度应保持在5℃-30℃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冬季要防止寒流侵袭,夏季要采取降温措施。鹅舍内应配备良好的通风设备和光照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和光线充足。
二、饲料与喂养
标准规定,饲料应符合NY/T 33-2017《绿色食品 畜禽饲料》的要求。雏鹅开食时间为出壳后24小时至48小时,初饮可用5%葡萄糖水或生理盐水。育雏期采用全价配合饲料,自由采食,每日喂料3次-4次。育成期和产蛋期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不低于18%和16%,每日喂料2次-3次。
三、卫生防疫
标准强调,养殖场应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定期对鹅舍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常用消毒剂包括生石灰、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等。免疫接种程序应严格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规定执行,常见疫苗有小鹅瘟疫苗、禽流感疫苗等。鹅群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隔离治疗,并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四、日常管理
标准要求,饲养人员应穿戴工作服、鞋帽,定期清洗消毒。鹅舍应每天清扫一次,每周大扫除一次。饮水器和食槽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饮水。记录好鹅群的生长发育、采食量、产蛋量等数据,为科学饲养提供依据。
五、其他注意事项
标准还提到,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添加剂,不得随意添加未经批准的饲料添加剂。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集中处理,避免环境污染。鼓励采用生态养殖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总之,DB3302T 074.3-2018《象山白鹅 第3部分:饲养管理》从环境、饲料、卫生防疫、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对象山白鹅的饲养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助于提升象山白鹅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