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杉木低产林改造的术语和定义、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改造类型与方式、技术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杉木低产林的改造和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version of Low-yiel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732-2020《杉木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四川地区杉木低产林改造的技术规范。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对规程进行解读。
首先在适用范围上,该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海拔800至2200米区域内的杉木低产林改造。这为确定适用区域提供了明确指引。
关于改造对象,规程指出改造的重点是郁闭度低于0.4的低产林分以及人工杉木林中出现明显退化或衰退现象的部分。这一规定明确了改造的具体目标和范围。
在改造措施方面,规程强调要通过疏伐、修枝等手段改善林分结构。例如,对于郁闭度过低的林分应适当保留优势树种,而对过密林分则需要进行合理疏伐。同时,还提倡采用嫁接改良等方法提升林木品质。
土壤管理也是重要一环,要求通过施肥、培土等方式改善立地条件。具体来说,在每年秋季应对林地进行全面清理,并施加有机肥以增强土壤肥力。
病虫害防治同样不容忽视,规程建议定期监测林分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防治措施。
最后,规程还特别提到要加强抚育管理,包括适时灌溉、除草等工作,确保改造后的杉木林能够稳定生长并持续发挥生态效益。
这些内容构成了DB51/T 2732-2020的核心框架,为实际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