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乌饭树播种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乌饭树的播种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Sowing and Nursery of 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乌饭树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32/T 3888—2020)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乌饭树播种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种子采集与处理
- 条文内容:在果实成熟期,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作为采种对象。
- 解读:此条强调了种子质量的重要性。母株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后代苗木的质量。因此,在采集种子时应优先考虑母株的健康状况,确保遗传特性优良。
2. 播种时间
- 条文内容: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春季3月至4月。
- 解读:春季气温回升,湿度适中,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这一时期播种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高成活率。
3. 苗床准备
- 条文内容:苗床应保持疏松、肥沃,pH值控制在5.5-6.5之间。
- 解读:良好的土壤环境是苗木健康成长的基础。适宜的酸碱度可以促进养分吸收,同时疏松的土壤有助于根系发育。
4. 播种方法
- 条文内容:采用条播方式,行距20-25厘米,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
- 解读:条播便于后期管理,合理的行距可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适当厚度的覆土既能保温保湿,又能防止种子被雨水冲刷出来。
5. 水分管理
- 条文内容: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 解读: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持适度湿润可以加速种子吸水膨胀,促进发芽,而过多积水则可能导致烂种现象发生。
6. 病虫害防治
- 条文内容:定期巡查苗圃,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物理或生物措施进行治理。
- 解读:早期预防比后期治疗更为有效。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
7. 移栽定植
- 条文内容:当幼苗长至10-15厘米高时即可进行移栽定植。
- 解读:此时幼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抗逆能力,选择合适时机移栽有助于提高成活率,并且便于后续管理和养护。
以上是对《乌饭树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32/T 3888—2020)中部分内容的深入分析。遵循这些指导原则,可以更好地开展乌饭树的播种育苗工作,促进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