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麦棉轮作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要求,包括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作业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麦棉轮作两熟制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y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Wheat-Cotton Rotation Double Cropp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861-2020 麦棉轮作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江苏地区麦棉轮作模式下的机械化生产流程。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播种环节。标准指出播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松作业,深度应达到25至30厘米,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能力。同时强调种子处理的重要性,要求采用包衣或拌种的方式预防病虫害,确保播种质量。
其次,在田间管理部分,标准特别提到灌溉与施肥的协调配合。建议在棉花现蕾期和开花初期分别施加氮肥,并根据土壤湿度适时灌溉,保持田间持水量在75%-80%之间。此外,还应定期巡查棉田,及时清除杂草,防止草害影响作物生长。
收获阶段同样不容忽视。对于小麦,当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秆变黄且籽粒含水量降至20%以下时即可开始机械收割。而棉花则需等到吐絮率达到85%以上再行采摘,使用专用采棉机可显著提升效率并减少损失率。
最后,在设备维护方面,标准明确指出所有农业机械在使用前后都必须进行全面检查保养,尤其是关键部件如刀片、滚筒等要定期更换磨损件,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不仅能够延长机器寿命,还能保障作业安全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32/T 3861-2020》从播种到收获涵盖了整个生产周期内的各个环节,为实现麦棉轮作模式下的高效机械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