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湖龙井茶园生物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天敌保护与利用、物理防治辅助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西湖龙井茶产区茶园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iological Control in West Lake Longjing Tea Plan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1063-2018《西湖龙井茶园生物防治技术规范》是杭州市针对西湖龙井茶产区茶园病虫害防控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通过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以下为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4.1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茶园应建立病虫害监测点,定期巡查并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对于主要病虫害如茶尺蠖、小绿叶蝉等,需设置诱捕器或黄板,每亩不少于5个监测点。一旦发现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采取措施。
5.1 生物天敌引入
在茶园内投放赤眼蜂、瓢虫等天敌昆虫,可以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具体操作时,应在害虫幼虫期前释放天敌,确保其能迅速适应环境并发挥作用。每亩茶园至少投放5万头赤眼蜂卵卡,并保证天敌来源安全可靠,无携带病原体风险。
6.2 微生物制剂使用
推荐使用芽孢杆菌、白僵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病虫害防治。施用时需按照产品说明书稀释后均匀喷洒于叶片正反面,避免高温时段作业以减少药效损失。同时要注意不同微生物制剂之间的兼容性,防止产生拮抗作用影响效果。
7.1 综合防控策略
提倡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方法。例如合理修剪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利用色板粘杀害虫成虫等。此外还应加强肥水管理,增强茶树自身抗逆能力,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内容基于DB3301T 1063-2018标准中的核心条款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对实际生产有所帮助。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确保既能有效防控病虫害又能维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