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镇应急供水保障服务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物资保障、人员培训及评估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城镇在突发事件下的应急供水保障服务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Emergency Water Supply Guarantee Serv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0220-2018城镇应急供水保障服务标准》是杭州市地方性技术规范,于2018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城镇在突发状况下提供应急供水服务的行为,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得到满足。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几个核心术语的定义,如“应急供水”、“应急供水设施”等。这些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统一的理解基础,避免因概念模糊导致执行上的偏差。
应急供水组织体系
根据标准要求,城镇应建立完善的应急供水组织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指挥机构、技术支持小组以及后勤保障部门等多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协调行动。
预警机制与预案制定
标准强调了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并要求各相关单位提前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应当涵盖可能发生的各类紧急情况及其应对措施,同时还要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设施设备维护管理
对于应急供水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也做出了严格规定。所有设施都必须保持良好状态,定期检查维修,并记录完整档案以便追溯。此外,在非紧急情况下也要适当储备必要的备用零件及材料。
人员培训与考核
为了保证应急供水工作的顺利开展,标准还特别提出要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并对其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参与到实际操作当中去。
监督检查与评价反馈
最后,标准指出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不定期地对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过程,并及时收集整理各方意见形成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
以上就是关于《DB3301/T 0220-2018城镇应急供水保障服务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能更加从容不迫地处理好供水保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