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梯安全物联网平台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功能要求、数据采集与传输要求、数据管理要求、安全要求及运行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电梯安全物联网平台的设计、建设、使用和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Elevator Safety 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P84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0182—2018《电梯安全物联网平台管理规范》是由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该标准旨在通过物联网技术提升电梯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5.1 平台建设要求
此部分规定了电梯安全物联网平台的基本架构和技术要求。其中提到,“平台应具备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及应用功能”。这意味着平台不仅需要收集电梯运行数据,还需确保这些数据能够被准确地传递给相关方,并且在存储过程中保持完整性与安全性。同时,平台还应当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5.2 数据采集与传输
关于数据采集与传输的规定指出,“采集的数据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运行状态参数、故障信息等”。这表明除了基本的工作状态如速度、位置外,任何可能影响电梯正常工作的异常情况都应当被记录下来。对于数据传输,则强调了加密处理的重要性,“所有上传至云端的数据均需采用至少AES-128位加密算法”。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敏感信息泄露,保障用户隐私不受侵犯。
6.1 安全监控
本章节特别关注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电梯运行状况的有效监督。“当检测到电梯出现紧急制动或超速等情况时,系统需立即触发警报机制”,这是为了保证一旦发生危险状况,相关人员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此外,“定期生成维护报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设备的整体健康状况,并据此安排合理的保养计划。
7.1 用户权限管理
最后,在用户权限管理方面,标准提出“每位操作员仅能访问与其职责相关的模块”。这样做既有助于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又能减少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要求建立完善的认证体系,“所有登录请求必须经过双重验证方可生效”,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以上是对DB3301/T 0182—2018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度解析。遵循这一标准不仅能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