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基本原则、规划布局、植物配置、设施配套及施工验收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昆明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区的绿地设计。
Title:Design Code for Residential Area Green Spa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1/T 21-2019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是云南省昆明市发布的关于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地方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绿地率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不同居住区分级下的绿地率最低要求,如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5%,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25%。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居住区内有足够的绿化空间,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功能分区与布局
标准指出居住区绿地应按功能划分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并且要合理布局。公共绿地应当集中设置,方便居民使用;宅旁绿地则需要结合建筑布局灵活布置;而道路绿地则应起到分隔和美化的作用。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多种需求。
三、植物配置原则
在植物选择上,标准强调应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同时注重四季景观效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多层次搭配,形成丰富的立体绿化效果。此外还要求注意植物的生态习性,避免种植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植物种类。这样既能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又能营造出美观宜人的绿化效果。
四、无障碍设施
标准特别提到居住区绿地内的游步道、座椅等设施应充分考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扶手等辅助设施。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所有居民都能平等享受绿地资源。
五、雨水管理
为了实现海绵城市的理念,标准提倡利用绿地来收集和净化雨水。可以通过设置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方式来滞留和渗透雨水,减少径流污染。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能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以上是对《DB5301/T 21-2019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