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洲猪瘟病毒LAMP目视检测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结果判定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非洲猪瘟病毒的快速筛查和初步诊断,尤其在基层兽医实验室或现场检测中使用。
Title: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Visual LAMP Detec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VMA 162-2024《非洲猪瘟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目视检测方法》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操作细节和灵敏度要求上有了显著改进。本文将聚焦于新增的“样品预处理优化”这一关键环节,详细解读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首先,在样品预处理过程中,新版标准引入了更高效的核酸提取试剂盒,并明确规定了使用前需对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这意味着实验室工作人员在首次使用该试剂盒时,必须通过阳性对照样本测试其回收率是否达到90%以上。如果低于此标准,则需要调整实验参数或更换批次。
其次,对于样品保存条件也做了更为严格的限定。根据新版标准,采集后的样本应立即置于冰上,并在两小时内完成处理;若无法即时操作,应在-70℃以下长期储存,但不得超过三个月。此外,解冻后的样品只能允许一次反复冻融过程,以确保DNA质量不受影响。
最后,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所有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定期校准;二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三是每次实验均需设立阴性和阳性对照组,以便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样品预处理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增强了整个检测流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为快速筛查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于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