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1:10000比例尺下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的技术要求,包括数据获取、处理、解译、验证及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1:10000比例尺的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工作及相关应用。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 Survey of Natural Resources (1:10000)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761—2020《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技术要求》(1:10000比例尺)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用于指导自然资源遥感调查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4.2 数据源与数据预处理
标准指出,在开展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之前,需要收集并整理多种类型的数据源,包括但不限于卫星影像、航空摄影资料以及地面监测数据等。这些数据应当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和必要的预处理操作,如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及大气校正等,以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此外,还应建立统一的空间参考系统,以便于后续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
5.1 地类划分与编码规则
本部分明确了地类划分的具体标准及其对应的代码体系。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 21010-2017的规定,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将地类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其他未利用地等多个类别,并赋予每个类别唯一的三位数编码。这种规范化处理有助于提高信息交换效率,促进跨部门协作。
6.3 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调查成果的质量,标准提出了多层次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求项目组内部设立专职质检人员负责日常监督;其次建议采用双检制,即由不同小组分别完成初步检查后交由第三方机构最终审核;最后强调了全过程记录制度,所有操作步骤都需留有完整文档备查。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人为误差,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附录A(规范性附录)遥感图像解译标志表
此附录提供了详细的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列表,涵盖了常见自然地理要素如河流、湖泊、森林带等以及人工设施如道路网、建筑物群等内容。每种标志均配有清晰示意图,并注明了相应的颜色特征、纹理模式等属性参数,为技术人员提供了直观可靠的参考依据。
以上仅是对DB23/T 2761—2020部分内容的重点概述,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需求灵活调整方案。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项技术规范的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