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家蚕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防治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家蚕养殖过程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Silkwo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607-2020《家蚕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家蚕养殖过程中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预防措施
- 条文:在饲养前应对养蚕环境进行全面消毒。
-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通过彻底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和害虫的存在,为家蚕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消毒工作应覆盖所有可能接触家蚕的器具、设备及场所。
2. 饲养管理
- 条文: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家蚕造成不利影响。
- 解读:适宜的温湿度对于家蚕的成长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不仅会影响家蚕的正常发育,还可能削弱其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因此,需定期监测并调整饲养环境的温湿度。
3. 病害监控
- 条文:一旦发现病蚕,立即隔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 解读:早期识别和处理病蚕是防止疾病扩散的关键。及时隔离病蚕能够有效阻止病原体传播给健康个体。同时,根据具体病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使用抗菌药物等。
4. 虫害防控
- 条文: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害虫。
- 解读:单一的防治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结合生物(如引入天敌)和化学手段可以更全面地应对害虫问题。这种方法既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又能提高防治效率。
5. 废弃物处理
- 条文:妥善处理废弃桑叶及其他废弃物,防止成为病虫害滋生源。
- 解读:不恰当处理的废弃物可能会成为病原体和害虫繁殖的良好媒介。因此,必须将这些废弃物集中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比如堆肥或者焚烧等方式。
以上是对DB42/T 1607-2020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保障家蚕健康生长,提高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