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菇液体菌种制备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艺流程、操作要点、质量控制及记录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平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及其相关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quid Spawn Preparation - Part 3: Oyster Mushroo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690.3—2020《液体菌种制备技术规程 第3部分:平菇》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以平菇为对象的液体菌种制备技术要求。以下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在原材料选择上 标准指出培养基原料应新鲜无霉变 蛋白质含量高的豆饼粉或花生饼粉作为氮源 麦芽糖或葡萄糖作为碳源。这主要是因为平菇生长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 特别是高蛋白和易吸收的碳源可以促进菌丝快速生长。
关于灭菌操作 标准要求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方法 在121℃条件下保持20-3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杀灭培养基中的杂菌和孢子 同时不会过度破坏营养成分。冷却至25-30℃后再接种 能防止高温杀死菌种。
接种过程需严格无菌操作 使用经过消毒的接种工具 保证每支菌种接入量一致。接种后将培养瓶置于温度22-25℃、相对湿度60%-70%、光照强度500-1000lx的培养室内 培养7-10天即可获得健壮的液体菌种。
该标准还强调定期检测培养基pH值 控制在5.8-6.2之间。通过这些细致的规定 可以确保液体菌种的质量稳定 提高平菇栽培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