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苍术栽植的田间管理技术要求,包括整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北苍术的规范化种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eld Management of Atractylodes Chinensis Plan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3T290-2020《北苍术栽植田间管理技术规程》是针对北苍术这一中药材的种植与管理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苗木选择与处理
规程中明确要求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苗。具体来说,种苗的高度应在15至20厘米之间,根系完整且无损伤。在栽植前,需要对种苗进行消毒处理,通常采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到15分钟,以预防病害的发生。
栽植密度与方式
根据规程,北苍术的栽植密度应控制在每亩3000至4000株左右。具体的栽植方式建议采用条播或穴播的方法。条播时行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穴播则每个穴内放置2至3株种苗,穴间距约为20厘米。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又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对于北苍术的生长至关重要。规程指出,在干旱季节要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特别是在幼苗期,应避免水分过多导致烂根现象。灌溉后要及时松土保墒,防止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发育。
施肥方案
合理的施肥能够促进北苍术的健康生长。规程推荐使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并在生长中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次施肥量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般情况下,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复合肥约30公斤。同时要注意平衡施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肥害。
病虫害防治
针对北苍术常见的病虫害问题,规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人工捕捉害虫等都是有效的手段。化学防治时应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用药安全。
以上便是对DB1303T290-2020《北苍术栽植田间管理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遵循这些技术要求,可以更好地保障北苍术的质量与产量,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