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绒山羊高效繁殖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绒山羊的高效繁殖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Regulations for High-efficiency Breeding of Cashmere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3T288-2020绒山羊高效繁殖技术操作规程》是一部关于绒山羊养殖的专业标准,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繁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解读。
一、种公羊的选择与管理
标准指出种公羊应具备优良遗传特性,健康状况良好且年龄在2至6岁之间。选择时需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繁殖性能以及父代生产性能等多方面因素。日常管理上要求提供充足营养,定期体检并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避免近亲交配以保持种群活力。
二、母羊发情鉴定与配种
对于母羊而言,准确判断发情周期至关重要。根据规定,可通过外部观察法(如外阴变化)、试情法及超声波检测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估其发情状态。最佳配种时机通常是在初次发现发情后24至48小时内进行。此外还强调了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和环境条件来促进排卵数量增加。
三、妊娠期护理与分娩准备
怀孕期间需加强饲料质量控制,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均衡。同时注意观察母羊身体变化,预防流产现象发生。临近预产期时应提前准备好清洁舒适的产房,并对助产人员开展培训,以便应对突发状况。
四、新生羔羊接产与早期护理
接产过程中要迅速清理口鼻分泌物保证呼吸顺畅,及时擦干全身促进血液循环。初乳喂养应在出生后半小时内完成,持续时间为3至5天左右。在此阶段还需密切关注体温调节能力较差的小羊羔,必要时可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感冒。
五、断奶后育肥方案制定
断奶后的育肥阶段是提高个体体重的关键时期。建议采用分阶段喂养策略,在保证基本能量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添加高蛋白补充料。同时结合运动锻炼增强肌肉组织发育,并定期称重记录生长曲线用于后续调整方案。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选种到育肥整个过程中的核心要点,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严格按照此规程执行,从而实现绒山羊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