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旱黄瓜病虫害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综合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设施旱黄瓜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of Facility Grown Cucumb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设施旱黄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DB1303T284-2020)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发布的关于旱黄瓜病虫害防控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设施栽培中旱黄瓜的病虫害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农业防治措施
标准指出,农业防治应作为基础手段,包括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等。例如,要求种植前茬作物与非瓜类作物轮作至少两年以上,并且强调选择经过检疫认证的优质种子,确保种子纯度达到95%以上。此外,在育苗阶段需加强管理,保持适宜温度湿度条件,避免幼苗徒长或感染病原菌。
二、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在物理机械防治方面,标准推荐使用防虫网覆盖栽培、黄板诱杀成虫以及滴灌节水灌溉等方式来减少害虫侵害。其中特别提到,防虫网目数不得低于24目,以有效阻挡蚜虫、白粉虱等小型害虫进入棚室;而黄板则需定期更换并放置于植株上方适当高度处,以便最佳捕获效果。
三、化学药剂使用原则
对于化学药剂的应用,本标准严格遵循安全高效的原则。首先规定了农药使用的间隔期和休药期,如氯氰菊酯类杀虫剂的安全间隔时间为7天;其次明确了不同类型的杀菌剂适用于特定病害,比如霜霉病可用甲霜灵锰锌,灰霉病则推荐使用腐霉利。同时,还特别强调了混合用药时要充分考虑配伍性及毒性叠加效应,防止产生药害或抗药性问题。
四、生物制剂的应用
为了促进绿色有机农业生产,《设施旱黄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鼓励优先采用生物制剂进行综合防治。具体来说,可以利用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鳞翅目害虫,或者应用哈茨木霉菌抑制土传病害发生。这些生物制剂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而且对环境友好,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设施旱黄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预防到治疗的全过程管理策略,而且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细节把控,为提高设施旱黄瓜产量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