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吉林省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及信息化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公路水路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及监管部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Title: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Risk Grading Control and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Governance in Highway and Waterway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181-2020 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公路水路行业的企业构建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风险辨识与评估方面,标准明确要求企业应全面开展风险辨识,覆盖所有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特别是要对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高风险领域进行重点分析。企业需建立完善的风险清单,并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将风险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和低四个等级。例如,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桥梁施工、隧道开挖等环节的风险等级较高,应采取特别措施加强管理。
其次在风险控制措施制定上,标准强调要遵循消除、替代、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个体防护的优先顺序。对于重大风险,必须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同时要求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实时跟踪风险变化情况。例如,针对水上运输企业的船舶航行风险,可通过安装先进的导航系统和自动避碰装置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再者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标准规定企业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分类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相结合,确保不留死角。发现隐患后要及时整改,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制度。标准还提出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隐患排查治理效率,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潜在的安全问题。
最后在体系运行保障上,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培训教育是关键环节,要确保每位员工都了解双重预防机制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此外,还应定期评估体系运行效果,持续改进提升管理水平。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总之,《DB22/T 3181-2020》为企业提供了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框架,通过有效实施可以显著提高公路水路行业的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