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地小麦化肥减施高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水地小麦种植区域的化肥减施与高产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 Yield of Winter Wheat with Reduce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Irrigated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10T 120-2020《水地小麦化肥减施高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在保障小麦产量的同时减少化肥使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肥料选择与配比
条款3.1:明确规定了肥料的选择应优先考虑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其次才是化学肥料。这主要是基于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考量。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而生物菌肥则有助于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
条款3.2:推荐氮磷钾的比例为1:0.5:0.8。这一比例是根据山西省水地小麦种植区多年试验结果得出的最佳配比,既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求,又能有效降低过量施肥带来的环境压力。
施肥时期与方法
条款4.1:强调基肥应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需分次进行。具体而言,第一次追肥应在小麦拔节期进行,第二次在抽穗期。这种分期施肥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避免一次性施肥过多导致的资源浪费或环境污染。
条款4.2:提倡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式进行追肥,并覆盖土壤。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能减少挥发损失,确保肥料效果最大化。
监测与调整
条款5.1:要求定期监测土壤养分状况及小麦长势情况。通过田间调查、取样分析等手段掌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肥方案。例如,如果发现土壤中某元素含量偏低,则需要适当增加该元素的投入量;反之亦然。
条款5.2: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技术和物联网设备来辅助监测工作。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监测效率和准确性,为精准施肥提供可靠依据。
以上内容仅为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操作时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条件灵活运用。希望上述解析能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DB1410T 120-2020《水地小麦化肥减施高产技术规程》,从而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