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百色红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百色红茶的加工生产。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ise Black Tea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TEAGX 007-2024《地理标志农产品 百色红茶加工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萎凋工艺的时间控制。新标准对萎凋时间进行了更为精确的规定,由原来的“萎凋时间应为8至16小时”调整为“萎凋时间应为10至14小时”,并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具体要求。
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百色红茶品质的一致性。萎凋是红茶初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茶叶内含物质的变化以及后续发酵的效果。新标准通过缩短萎凋时间范围,旨在减少因过度萎凋导致的营养成分流失,并提高成品茶的香气和滋味。
应用这种方法时,企业需要根据当天的气温、湿度等自然条件灵活调整萎凋时间。例如,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可以适当缩短萎凋时间;而在低温低湿的情况下,则可能需要接近上限值。同时,还需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定期检查鲜叶状态,以判断是否达到理想的萎凋程度。
此外,为了更好地执行该条文,建议加工单位配备专业设备监测温湿度变化,并建立详细的记录档案,便于追溯和优化生产工艺。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产品质量,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百色红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