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场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包括场所消毒、人员防护、通风换气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各类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Public Places (T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12T 12-2020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公共场所(试行)》是湖北省黄冈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公共场所科学有效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人员管理
标准要求公共场所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每日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并记录,确保无发热、咳嗽等症状者上岗。对于进入场所的公众,需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对于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要按照当地防控政策采取相应措施。同时,鼓励使用非接触式测温设备,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二、环境消杀
公共场所应当定期清洁消毒公共区域及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具体频次建议为每天至少一次全面消毒,高频接触部位每4小时一次。使用的消毒剂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且操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此外,在空调通风系统方面,应定期清洗过滤网,并保持新风系统正常运行,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三、应急管理
当发现疑似病例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相关人员隔离于指定区域,并通知疾控中心进行进一步处理。同时,暂停营业直至卫生部门评估合格后方可重新开放。在此期间,还需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工作,避免恐慌情绪蔓延。
四、宣传教育
各公共场所应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防疫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佩戴口罩的重要性、正确洗手方法以及保持社交距离等内容。可以利用电子显示屏播放公益广告或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增强影响力。另外,还应该设立咨询台解答群众疑问,提高大家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度与配合度。
五、信息上报
所有涉及疫情相关信息都必须及时准确地上报给主管部门,不得隐瞒漏报。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除了内部处置外,还需配合政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必要的协助。
以上就是关于《DB4212T 12-2020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公共场所(试行)》中部分内容的具体分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单位更好地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