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社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防控措施、健康监测、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各社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ommunities (Trial) - Hu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12T 15-2020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社区(试行)》是湖北省孝感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社区层面科学、规范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组织管理
【原文】社区应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解读】社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设立是整个防控工作的核心环节。领导小组需由社区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物业管理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各成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如组长负责总体指挥调度,物业管理人员负责环境卫生消杀,网格员负责人员排查和信息上报,志愿者协助开展宣传引导等工作。只有通过明确分工,才能保证防控工作高效有序地推进。
二、人员排查
【原文】对社区内所有居民进行健康状况登记,重点关注外来人员和返乡人员。
【解读】健康状况登记是掌握社区内人员健康情况的基础性工作。社区工作人员需要逐户走访,询问家庭成员近期旅居史、接触史以及身体状况,并填写健康登记表。对于外来人员和返乡人员,要特别关注其来源地是否为疫情高风险地区,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采取隔离观察措施。此外,还可以借助大数据手段,比如利用手机行程码、健康码等方式辅助排查,提高工作效率。
三、环境消毒
【原文】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清洁消毒,重点部位每日至少消毒一次。
【解读】公共区域包括楼道、电梯间、垃圾投放点等,这些地方人员流动频繁,容易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因此,社区物业部门应当配备足够的消毒物资,如含氯消毒剂、酒精喷雾等,并按照规定浓度配比使用。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应增加消毒频次,建议采用一次性手套操作以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还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每日开窗换气不少于两次,每次持续时间不低于30分钟。
四、宣传教育
【原文】加强防疫知识普及,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
【解读】通过张贴海报、发放手册、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居民宣传正确的洗手方法、佩戴口罩技巧及咳嗽礼仪等内容。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由于他们获取信息渠道有限,更需要耐心细致地讲解。另外,也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等线上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辟谣解惑,消除恐慌情绪。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宣传教育时,要注意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群众生活实际,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应急处置
【原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解读】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迅速核实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二是划定封闭管控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出;三是安排专业医疗队伍上门诊疗,必要时转运至定点医院救治;四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五是加强后续跟踪管理,确保无遗漏地完成医学观察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个人隐私权,不得泄露任何敏感信息。同时,也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受影响的家庭树立信心,恢复正常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