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空压机系统运行能效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工业领域中空压机系统的能效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Air Compressor System Op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F03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237-2020《空压机系统运行能效评估技术规范》是上海市地方标准,规定了空压机系统运行能效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等内容。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基本要求
此部分明确了开展空压机系统运行能效评估的前提条件。要求空压机系统的运行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规定,并且在评估前需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此外还强调了评估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是保证评估结果可靠性的基础。
5.1 系统配置评估
系统配置评估包括对空压机选型合理性、供气压力设定、管网布局等方面的检查。例如,在空压机选型合理性方面,要求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数量,避免过大或过小的配置导致能源浪费。对于供气压力设定,则建议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合理调整,过高或过低的压力都会增加能耗。
6.1 能效指标计算
能效指标是衡量空压机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参数。该规范给出了多个具体的能效指标计算公式,如单位产气量电耗、综合比功率等。其中单位产气量电耗是指生产每立方米压缩空气所消耗的电量,其值越小表明系统运行越经济;而综合比功率则是指整个空压机系统总功率与实际输出气量之比,也是反映系统整体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7.1 数据采集与处理
为了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规范对数据采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使用经过校准合格的仪器仪表进行测量,并且要连续记录一定时间内的运行数据。同时还要注意剔除异常数据,确保最终用于计算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另外还特别提到要关注负荷变化情况下的数据采集,因为不同工况下的能效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空压机系统运行能效评估技术规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评估流程和技术细节,更重要的是它为企业提高空压机系统运行效率指明了方向。企业应当重视这项工作,通过对自身空压机系统的定期评估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