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稞原种、良种繁殖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青稞原种和良种的繁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Gnong Original Seed and Good Quality Seed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21-2019《青稞原种、良种繁殖技术规程》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青稞原种和良种的繁殖过程,确保种子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子选择与处理
条文摘录:
“应选用经过审定的品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85%。”
解读:
这一条强调了种子质量的重要性。种子纯度直接影响到作物的遗传特性稳定性,而净度则关系到种子的健康状况,减少病虫害传播的风险。发芽率是衡量种子活力的关键指标,只有高发芽率才能保证出苗整齐,提高产量。
2. 播种时期
条文摘录:
“春播时间为每年4月上旬至5月中旬,秋播时间为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解读:
播种时间的选择对青稞生长至关重要。春季播种可以避免冬季严寒对幼苗的危害,同时利用春季丰富的光热资源促进生长;秋季播种则能充分利用秋后的余温,为越冬做好准备。合理安排播种时间有助于提高青稞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3. 施肥管理
条文摘录: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施用量不少于30吨;追肥采用氮磷钾复合肥,按需分次施用。”
解读:
有机肥料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青稞根系发育。氮磷钾复合肥的科学施用可以满足青稞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特别是氮肥对于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量使用会导致植株徒长,影响结实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次适量施用。
4. 病虫害防治
条文摘录: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控制。”
解读:
病虫害是影响青稞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物理方法如设置诱捕器、生物方法如引入天敌等非化学手段不仅环保还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风险,而化学防治则应在必要时谨慎使用,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5. 收获与贮藏
条文摘录:
“当青稞籽粒含水量降至13%以下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应立即摊晒至安全水分含量,入库前需清理杂质并密封保存。”
解读:
适时收获对于保持青稞品质至关重要。过早收获会影响籽粒饱满度,过晚则容易造成落粒损失。正确的晾晒方式不仅能降低水分含量防止霉变,还有助于提升种子活力。良好的贮藏条件则可以延长种子寿命,为下一季种植提供优质的种源保障。
以上就是DB5133T 21-2019标准中几个关键部分的深入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