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叶富硒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土壤管理、品种选择与种植、硒肥施用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摘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富硒茶叶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nium-enriched Tea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茶叶富硒栽培技术规程》(DB36/T 1321-2020)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茶叶的富硒栽培过程,提高茶叶品质和安全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土壤选择与处理
标准要求种植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并且土壤pH值应在4.5至6.5之间。如果土壤条件不达标,需通过施加石灰或硫磺等物质来调整酸碱度。此外,还强调了土壤肥力的提升,建议使用有机肥料作为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
2. 品种选择
规定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且富含硒元素吸收能力较强的茶树品种。这一步骤对于确保最终产品达到预期的硒含量至关重要。
3. 硒肥施用
在硒肥的选择上,推荐使用经过农业部登记许可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配比进行稀释后喷洒于叶片表面。首次施肥宜在春茶采摘结束后进行,之后每间隔15天左右重复一次,直至秋季停止。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喷施次数不宜超过三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4. 田间管理
包括合理密植、适时修剪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内容。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控方面,提倡采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药剂,保护生态平衡的同时也保障了茶叶的安全性。
5. 采收与加工
明确指出当茶树新梢达到一芽二叶时即可开始采摘,同时要求当天采摘的鲜叶必须当天完成初制工序。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防止出现氧化变质现象。
以上就是对《茶叶富硒栽培技术规程》部分核心内容所做的深入分析。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促进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