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茶基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选址要求、整地方法、苗木选择与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油茶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Regulations for Tea Oil Base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06/T 118-2020油茶基地建设规程》是贵州省针对油茶种植基地建设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油茶基地的建设流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以下将从选址与规划、品种选择与苗木培育、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解读。
选址与规划
标准指出,油茶基地应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之间,坡度不超过25度的缓坡地或丘陵地带。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为主,pH值应在4.5至6.5之间。基地布局需合理规划道路系统,确保交通便利且不影响生态环境。同时,要预留足够的防护林带,以减少水土流失并保护生物多样性。
品种选择与苗木培育
根据标准要求,油茶品种的选择应当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推荐使用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品种。对于苗木培育,必须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如扦插或嫁接,并严格控制种苗质量,保证其健康状况良好,根系发达。
栽植
栽植密度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产量水平。标准建议每公顷栽植数量为800株至1200株之间,具体取决于树种特性以及土地肥力情况。栽植时间宜选在春季雨季来临前完成,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促进幼苗生长发育。
抚育管理
抚育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油茶生命周期。主要包括施肥灌溉、整形修剪等方面。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比例均衡,避免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环境污染;整形修剪则有助于提高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实成熟均匀。
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的病虫害问题,《规程》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例如,在发现病害初期就应及时清除受害枝叶,并喷洒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处理;而对于虫害,则可以通过释放天敌昆虫等方式加以控制。
采收
当果实达到完全成熟的标志时即可开始采收作业。通常情况下,每年秋季为最佳收获期。采收过程中需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损伤果皮影响后续加工品质。此外,还需对废弃物料妥善处置,避免污染环境。
以上便是对《DB5206/T 118-2020油茶基地建设规程》部分内容所做的深入分析介绍。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