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草莓土传病害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土壤消毒技术、栽培管理措施及化学防治技术。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设施草莓生产中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控。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Soil-borne Diseases of Strawberry in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2215-2020《设施草莓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山西省设施草莓生产中土传病害问题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病害诊断与监测
规程要求定期对草莓种植地块进行病害调查,重点监测根腐病、枯萎病等常见土传病害的发生情况。具体措施包括:
- 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田间巡查。
-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病原菌孢子形态以确认病害种类。
- 记录发病株数及分布位置,绘制病害发生图。
轮作制度
为了有效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积累,规程提倡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具体内容为:
- 在草莓种植前三年内不得种植其他草莓属植物。
- 可选择葱蒜类作物作为前茬作物,利用其分泌物抑制病原菌生长。
- 对于重茬严重的地块,可采用一年一熟制,并在休耕期深翻土壤。
土壤消毒处理
规程强调土壤消毒的重要性,推荐以下几种方法:
- 药剂熏蒸:使用氯化苦等化学药剂进行密闭熏蒸处理,时间不少于48小时。
- 生物防治:施用木霉菌制剂覆盖土壤表面后覆膜闷棚7天以上。
- 物理热处理:通过太阳能高温闷棚或蒸汽加热方式提升土壤温度至50℃以上持续一周。
栽培管理措施
规程还提出了一系列栽培管理措施来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
-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密导致通风透光不良。
-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提高植株抗性。
- 及时排水:保持畦面干燥,防止积水引发病害蔓延。
这些条文从病害监测、轮作安排到具体的土壤管理和栽培技巧等方面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方案,有助于降低设施草莓土传病害的风险,保障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