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大活动期间病媒生物防制保障的管理要求、技术措施、监测方法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重大活动中的病媒生物防制保障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nagement of Vector Control Assurance during Major Events - DB3301/T 0292-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0292—2019《重大活动病媒生物防制保障管理技术规范》是杭州市地方标准,于2019年发布实施。该标准适用于重大活动期间病媒生物防制的组织管理、技术准备、现场防制和效果评估等工作。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4.1 组织管理
4.1.1 应成立由重大活动主办单位牵头,病媒生物防制专业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参与的重大活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总体工作方案,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组织架构的重要性。明确由主办单位牵头组建跨部门小组,有助于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领导小组需要统筹规划,从全局角度把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4.2 技术准备
4.2.1 应对活动场所及周边环境开展病媒生物本底调查,掌握鼠类、蚊虫、蟑螂等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及其分布特点。
解读:病媒生物本底调查是科学防制的基础。通过全面细致的调查,可以了解病媒生物的基本情况,为后续制定针对性强、效果好的防制方案提供依据。调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活动规律等信息。
4.3 现场防制
4.3.1 对于鼠类的防制,应采用物理方法(如鼠夹、毒饵站)与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鼠密度。
解读:鼠类防制需采取综合手段。物理方法直观可见且无残留,但可能效率较低;化学方法见效快,但存在安全隐患。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减少风险。具体操作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执行,并做好防护措施。
4.4 效果评估
4.4.1 防制结束后应对活动场所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效果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群众满意度调查等内容。
解读:效果评估是检验防制工作成效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能够客观反映防制措施的实际效果,为今后类似活动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积累经验。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改进和完善相关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