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蛋白大豆品种优质高产同步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高蛋白大豆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ynchronous Cultivation of High-Protein Varieties with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715—2020《高蛋白品种优质高产同步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标准,它为高蛋白作物的种植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高蛋白品种”是指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品种的作物类型,如大豆、豌豆等。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奠定了基础。例如,规定高蛋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40%,这是对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其次,在栽培环境的选择上,标准强调了土壤条件的重要性。要求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2%。这样的要求是为了确保作物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同时避免因土壤酸碱度不适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此外,还特别提到要避免在低洼易涝地区种植,以防止积水影响根系发育。
第三,关于播种技术,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播种时间和密度建议。对于高蛋白大豆而言,最佳播种期为春季地温稳定通过8℃时,每公顷适宜的播种量为75公斤左右,行距保持在45厘米左右。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良好。
第四,在田间管理方面,灌溉与施肥是关键环节。标准指出,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需进行多次灌溉,特别是在开花结荚期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施肥则主张采用平衡施肥法,即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加适量氮磷钾肥料,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如钼、硼等。这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也减少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最后,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标准提倡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以及生物农药的应用等。当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可使用化学药剂但必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综上所述,《高蛋白品种优质高产同步栽培技术规程》通过规范化的技术流程,旨在实现高蛋白作物的高效生产。这些规定的实施将极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