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花果设施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繁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无花果的设施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g Protected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1098-2018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是杭州市地方标准,于2018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无花果设施栽培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为种植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规划
标准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壤肥沃的地方建立无花果设施大棚。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此外,设施布局应合理,确保通风透光条件优良,便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品种选择
推荐使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如‘波姬红’、‘金傲芬’等,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实际生产中需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栽培管理
在定植时要保证苗木健壮,根系完整,株行距一般为2米×3米。幼苗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定根,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生长季节内要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配合施用有机肥。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早期症状立即采取措施。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化学药剂使用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采收加工
当果实呈现本品种特有的颜色和风味时即可采收。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对于鲜食无花果,采后应尽快冷藏保鲜;如果是用于加工,则按照相关工艺流程处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以上内容是对《DB3301/T 1098-2018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遵循此标准不仅能够提高无花果的产量与品质,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