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文化管家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提供文化管家服务的机构及其相关活动。
Title:Cultural Management Servi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文化管家服务规范》(DB3301/T 0321—2020)是杭州市地方标准,于2020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文化管家的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和优质化。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文化管家:指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人员。
解读:文化管家不仅是简单的活动组织者,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策划者、执行者和评估者。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能够根据群众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二、基本要求
1. 服务态度:应热情周到、耐心细致。
解读: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文化管家工作的基础。这不仅体现在语言表达上,还表现在行动细节中。例如,主动问候、微笑服务、及时回应群众需求等都能体现文化管家的专业素养。
三、服务内容
1. 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包括日常维护、安全检查、设备更新等。
解读:公共文化设施是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文化管家要确保这些设施处于良好状态,定期进行清洁、保养和维修,同时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四、服务流程
1. 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
解读:准确把握群众需求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文化管家需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作为后续工作的依据。
五、服务质量控制
1. 监督机制:建立内部监督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体系。
解读: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文化管家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岗位,负责对各项服务进行全程跟踪检查。此外,还可以邀请第三方机构或者社会公众参与评价,形成多元化的监督格局。
六、培训与发展
1. 定期培训: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培训。
解读: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化管家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因此,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个人素质提升课程非常必要。培训内容可以涵盖政策法规、业务技能、心理辅导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