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梵净抹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加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包装、贮存和运输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贵州省铜仁市行政区域内生产的符合相关标准的茶叶鲜叶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制成的梵净抹茶。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njing Match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06T 128-2020《梵净抹茶加工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梵净抹茶的加工流程、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原料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梵净抹茶的原料必须是选用贵州铜仁地区种植的优质茶树品种,如福鼎大白茶、迎霜等,且原料茶叶需满足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的要求。这不仅保证了抹茶的品质,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二、加工环境
标准指出,加工车间应保持清洁卫生,温度控制在15℃至25℃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70%。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有效防止茶叶氧化变质,确保抹茶的新鲜度与色泽。同时,生产车间需要定期消毒,以避免微生物污染。
三、加工工艺
1. 蒸青:将采摘后的茶叶立即进行蒸汽杀青,时间控制在30秒到40秒之间。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可以迅速钝化酶活性,保留茶叶中的天然营养成分。
2. 干燥:采用低温慢速烘干的方式,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干燥温度设定为80℃左右,第二次则降低到60℃。这样既能去除多余水分,又不会破坏茶叶的香气。
3. 研磨:使用石墨烯材质的球磨机进行超细粉碎,直至达到400目以上的细度。此过程需持续监控温度,防止因摩擦生热导致抹茶变质。
四、成品质量要求
梵净抹茶成品应呈现鲜艳的翠绿色泽,具有浓郁的海苔香味,并且无任何异物混入。其水分含量不得超过6%,水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30%,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以上条文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梵净抹茶加工技术规程》从源头到成品都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