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合浦珠母贝人工繁育的场地选择、亲贝培育、采苗与附着、稚贝培育及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合浦珠母贝的人工繁育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Pinctada martensi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512-2020合浦珠母贝人工繁育技术规程》是海南省发布的关于合浦珠母贝人工繁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质要求部分,标准明确规定了亲贝的选择标准。亲贝应来源于健康、无病害的养殖群体,壳高不得低于10cm,并且要求亲贝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和繁殖能力。这一规定确保了用于繁育的亲贝质量,为后续繁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亲贝培育环节,标准提出了具体的环境控制措施。培育池水温应保持在23℃至28℃之间,盐度维持在28‰至32‰范围内,溶解氧浓度不低于5mg/L。这些参数的设定充分考虑了合浦珠母贝的生活习性和生理需求,有助于提高亲贝的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率。
再者,在繁殖季节管理上,标准建议每年9月至次年4月为最佳繁殖期。在此期间,需定期检查亲贝的性腺发育情况,当发现性腺指数达到0.2以上时即可进行诱导产卵。这一时间窗口的选择基于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提升受精卵的质量。
此外,对于幼虫培育阶段,标准强调了水质管理的重要性。要求每日换水量不少于总水量的三分之一,并且要定期检测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确保其处于安全水平。同时,还推荐使用微藻作为饵料,以满足幼虫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
最后,在苗种培育过程中,标准指出要逐步增加投喂量并减少换水量,以便幼贝逐渐适应自然海水条件。当幼贝长到壳高3mm以上时就可以分批下海养殖了。这样的操作流程既符合生物学规律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DB46T 512-2020合浦珠母贝人工繁育技术规程》从种质选择到最终放流都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对于推动当地珍珠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