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闽北水仙茶的产地环境、茶园建立、茶树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闽北地区水仙茶的生产与栽培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inbei Shuixia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闽北水仙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味的茶叶品种,其栽培技术规范对于保证茶叶品质至关重要。以下是对DB35/T 1222-2020《闽北水仙茶栽培技术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园地准备
根据规范要求,种植闽北水仙茶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具体来说,土壤pH值应在4.5至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在园地准备阶段,需要进行深耕翻土,并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这样可以为茶树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根系发育。
种植方法
规范指出,闽北水仙茶适宜采用扦插繁殖的方式进行种植。插穗长度一般为15-20厘米,选取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种植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行距(通常为1.2米×0.3米),以确保每株茶树有足够的空间生长。此外,在种植后要及时浇透定根水,并覆盖稻草等材料保湿。
栽培管理
在日常管理方面,规范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 施肥:每年至少进行两次追肥,分别在春茶采摘结束后和秋冬季。氮磷钾的比例建议为3:1:1,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 修剪:定期修剪是维持茶树良好形态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春季修剪应在新梢萌发前完成,而秋季修剪则可在采收结束后进行。
-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等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必要时可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防控。
收获与加工
关于收获时间,规范明确规定,当茶芽达到一芽二叶初展时即可开始采摘。采摘时应注意手法轻柔,避免损伤幼嫩叶片。对于鲜叶处理,则需尽快送往加工厂进行萎凋、揉捻、发酵等一系列工序,确保成品茶的质量。
以上就是对DB35/T 1222-2020《闽北水仙茶栽培技术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解析。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能够有效提升闽北水仙茶的整体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