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丹毒(红斑丹毒丝菌)PCR鉴别诊断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结果分析及记录保存。本文件适用于猪丹毒(红斑丹毒丝菌)的实验室检测与鉴别诊断。
Title:Swine Erysipelas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PC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594-2020《猪丹毒(红斑丹毒丝菌)PCR鉴别诊断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猪丹毒的PCR检测方法。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猪丹毒病原体红斑丹毒丝菌的特异性检测。它规定了从样本采集、核酸提取到PCR扩增及结果分析的全过程。
2. 术语和定义
- 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猪丹毒的病原体,属于丹毒丝菌属。
-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一种用于放大特定DNA片段的技术。
3. 试剂与材料
- 使用的试剂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确保特异性和灵敏度。
- 核酸提取试剂盒应能有效去除抑制物,提高检测效率。
4. 样本采集
- 样本类型包括病变组织、血液或分泌物。
- 采样时应避免污染,使用无菌工具,并立即冷藏运输至实验室。
5. 核酸提取
- 提取过程需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确保高纯度核酸获得。
- 核酸浓度和纯度需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6. PCR扩增
- 设计特异性引物,确保仅扩增目标基因序列。
- 扩增条件如退火温度、循环次数等需优化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7. 结果判定
- 阳性结果为扩增曲线呈典型S形且Ct值小于阈值。
- 阴性对照无扩增曲线,阳性对照有明确扩增。
8. 质量控制
- 每次实验均需设置阴性和阳性对照。
- 实验室需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这些条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检测流程,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遵循该规程,可以有效防控猪丹毒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