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麦联合收获机自动导航作业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及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自动导航技术的稻麦联合收获机在水稻和小麦收获作业中的质量控制与评估。
Title:Quality of Autonomous Navigation Operation for Rice and Wheat Combine Harves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588-2020《稻麦联合收获机自动导航作业质量》是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稻麦联合收获机在自动导航作业中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以下选取了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作业轨迹偏差
标准中规定,稻麦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轨迹偏差应不大于±10厘米。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收获效率与作物损失率。过大的偏差会导致收割区域重叠或遗漏,增加油耗并降低工作效率。因此,操作人员需确保导航系统校准准确,并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2. 直线度误差
对于直线行驶部分,要求直线度误差不得超过±5厘米/100米。这意味着当机器沿设定路线行进时,其实际行走路径与理想直线之间的最大允许偏离量被严格限定。这不仅考验导航系统的精准性,也对驾驶员的操作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
3. 转向角度控制精度
在转弯过程中,转向角度控制精度需保持在±2°以内。这项要求保证了即使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也能维持稳定的作业方向,避免因频繁调整方向而导致的工作中断或额外燃料消耗。
4. 数据记录功能
标准还强调了收获机应具备完整的数据记录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作业时间、速度、位置信息等。这些数据对于后续分析作业效果、优化作业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议使用者妥善保存相关记录,以备查验或故障排查之需。
5. 安全防护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紧急停止按钮、防碰撞传感器等。这不仅是对操作者人身安全的保障,也是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
综上所述,《稻麦联合收获机自动导航作业质量》通过上述关键条款的设定,从多个维度明确了稻麦收获机械自动化作业的标准框架,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