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东津细米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存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东津细米的生产及加工。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Dongjin Fine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200-2020《地理标志产品东津细米栽培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东津细米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该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东津细米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栽培技术、收获与储藏等。适用于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生产的东津细米。
2. 产地环境要求:东津细米的种植地应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土壤类型为冲积土或砂壤土,pH值应在6.0至7.5之间。这些条件有助于保证大米的质量和产量。
3. 品种选择:推荐使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抗病性强的优质稻种。选择时需考虑品种的生育期长短、产量潜力及品质特性等因素。
4. 栽培技术:
- 播种育秧:采用湿润育秧法,适时播种以避免低温冷害。
- 田间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排灌,加强病虫害防治。
- 收获:当稻谷达到九成熟时即可收割,确保籽粒饱满。
5. 收获与储藏:收获后应及时干燥,水分含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一般不超过14%)。储藏过程中要防止潮湿和虫害侵袭,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通过遵循以上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升东津细米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保护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