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羊寄生虫病防治的技术要求、防治措施及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山羊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arasitic Diseases in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197-2020《山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山羊寄生虫病防控的技术标准。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中明确指出,山羊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这意味着养殖场需要制定详细的日常清洁、消毒计划,并严格执行。例如,规定圈舍每周至少要彻底清扫一次,粪便要及时清理并集中处理,防止病原滋生。
在药物使用方面,标准强调要严格遵守兽药管理条例。具体要求包括: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用药前需进行药敏试验;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疗程给药;休药期结束后方可屠宰出售等。这些措施旨在避免药物残留超标,保障羊肉质量安全。
针对常见寄生虫如线虫、吸虫和绦虫,标准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比如对于线虫感染,建议采用伊维菌素或阿苯达唑等高效低毒药物;针对吸虫病,则推荐使用三氯酚钠或硝氯酚等特效药。同时,还特别提到要定期驱虫,成年羊每年至少驱虫两次,羔羊则需增加频率。
此外,标准还重视环境卫生控制。要求保持圈舍干燥通风,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传播。同时提倡实行轮牧制度,让草地有足够时间恢复,减少寄生虫卵传播机会。
最后,标准鼓励开展健康教育和培训活动。通过向养殖户普及科学养殖知识和技术,提高其防病意识和能力。并且建议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次免疫、驱虫及发病情况,为后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山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从制度建设、药物使用、病害防治到环境管理等多个维度给出了指导性意见,有助于全面提升广西地区山羊养殖业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