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鲁比葡萄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技术、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鲁比葡萄的生产与管理。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Ruby Grap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鲁比葡萄》(DB45/T 2204-2020)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针对鲁比葡萄这一特色农产品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到采收贮藏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旨在保护和提升鲁比葡萄的品质与声誉。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鲁比葡萄的适宜种植区域应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境内。这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提供了良好的排水条件,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则保证了充足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温湿度。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pH值在6.0至7.5之间,富含有机质,这些自然条件为鲁比葡萄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基础。
品种选择
标准推荐使用经过审定并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优良品种,如‘巨峰’、‘夏黑’等。同时强调苗木必须来源于正规育苗机构,并具备植物检疫合格证明。此外,还要求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果实品质优良的砧木嫁接苗,以确保植株健康生长。
栽培管理
在栽培过程中,标准特别指出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密植方式,一般行距为2米至3米,株距为1米至1.5米。提倡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并配合施加适量化肥。灌溉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及土壤墒情适时适量供水,避免积水导致根系缺氧。病虫害防治上,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方法和生物农药进行综合防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采收与贮藏
关于采收时间,标准建议依据果实成熟度分批采摘,通常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8%以上为最佳收获期。采收后需及时运往加工或销售地点,在常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4小时;若需长期保存,则应在冷藏库内控制温度于0℃至4℃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并定期检查果品质量状况。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地理标志产品 鲁比葡萄》(DB45/T 2204-2020)不仅涵盖了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体现了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高度重视。这有助于进一步巩固鲁比葡萄作为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地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