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珠母贝养殖的环境要求、苗种培育、养成技术、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珠母贝的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inctada margaritifera Farm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650-2017《珠母贝养殖技术规范》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珠母贝的养殖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环境选择:标准要求养殖区域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水排放口,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具体来说,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不得低于5mg/L,pH值应在7.8至8.6之间,盐度范围为20‰至35‰。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珠母贝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
2. 苗种培育:在苗种培育阶段,需控制育苗池内的温度、光照等条件。例如,水温应保持在20℃至28℃范围内,光照强度建议维持在3000lux左右。此外,定期更换新鲜海水以保证良好的水质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3. 饵料投喂:为了促进珠母贝健康成长,应当合理安排饵料投放量与频率。通常情况下,每日早晚各投喂一次即可满足需求;每次投喂时应注意将饵料均匀撒布在整个养殖区域内,并观察珠母贝进食情况及时调整供给量。
4. 病害防治:一旦发现珠母贝出现异常现象如食欲减退、壳体颜色变化等,则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查明原因并加以处理。对于常见疾病如细菌性感染或寄生虫侵害,可采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消毒)或者化学药物治疗等方式来进行防控。
5. 收获管理:当珠母贝达到一定规格后即可进行收获操作。一般而言,珍珠层厚度达到1mm以上便视为成熟个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避免损伤贝壳表面以免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高珠母贝养殖的成功率以及产品质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