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氏珠母贝浮筏吊养育珠的场地选择、设施设备、种贝选择与培育、插核育珠、养殖管理、病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马氏珠母贝浮筏吊养育珠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spension Culture of Pinctada martensii under Raft for Pearl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03-2017《马氏珠母贝浮筏吊养育珠技术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用于指导马氏珠母贝的浮筏吊养育珠生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择养殖海区
标准指出,养殖海区应选择在潮流畅通、风浪较小且盐度适宜的地方。具体要求为:水深应在8米以上,潮流速度保持在每秒0.5至1.5米之间,透明度不低于60厘米,盐度范围为28‰至32‰。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确保马氏珠母贝健康生长,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苗种选择与培育
苗种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强调选用壳高不低于4厘米的优质苗种,并且要求苗种无病害、活力强。在育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水质状况,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同时注意控制饲料投放量,避免过量导致水质恶化。
浮筏结构设计
浮筏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养殖效果。标准建议采用竹木混合结构或全塑料材质作为浮体材料,浮筏宽度为2米左右,长度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每个养殖笼之间的间距应保持在0.5米以上,以保证良好的水流交换和光照条件。
日常管理措施
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定期检查浮筏的稳定性,及时清理附着物,防止因重量增加影响浮力。此外,还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准备。对于发现患病的个体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收获与加工
当珍珠层厚度达到一定标准时即可收获。标准规定,收获前需停止投喂至少一周,以便贝体内残留物质排出。收获后要立即进行清洗处理,去除表面污垢,并按照规格分类存放。
以上内容基于DB45/T 103-2017的主要条款进行了提炼总结,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