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杂交种“康玉3号”繁育制种的技术操作要求,包括选地、隔离条件、播期安排、田间管理、去杂去劣、花期调节、收获与贮藏等环节的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玉米杂交种“康玉3号”在四川省内的繁育和制种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Breeding and Seed Production of Corn Hybrid \"Kangyu 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杂交种“康玉3号”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DB5133/T 44-2020)是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该品种繁育制种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一、亲本种子质量要求
1. 父母本种子纯度应≥99.9%,净度≥99%,发芽率≥90%,水分≤7%。这一要求确保亲本种子遗传稳定性高,播种后生长整齐一致,为后续杂交授粉提供保障。
二、隔离区设置
2. 制种田周围需设立200米以上隔离区,防止外来花粉污染。隔离区内不得种植其他玉米品种或自交系。此措施避免异花授粉导致种子纯度下降。
三、播种期与密度
3. 母本比父本早播7-10天,行比1:6-8。母本提前播种可保证其开花期与父本最佳授粉期同步。
4. 每亩种植密度控制在3000-3500株。合理密植既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又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四、田间管理
5. 定苗时保留健壮苗,去除弱苗、病苗。科学定苗有助于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
6. 花期预测与调节:通过调节肥水供应等手段使父母本花期相遇率达到85%以上。花期不遇会严重影响结实率。
五、授粉与去杂
7. 授粉期间每天上午8-10点进行人工辅助授粉2-3次。及时清理母本植株上的多余雄穗和异品种花粉。严格去杂能保证种子纯度。
六、收获与干燥
8. 当母本苞叶变黄松散时及时收获。采用果穗晾晒或脱粒后干燥的方式,将种子水分降至13%以下入库。适时收获并妥善干燥可有效防止霉变。
九、档案记录
9. 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亲本来源、播种日期、田间管理、授粉情况、收获数量等信息。完整记录便于追溯和质量控制。
以上内容为核心条款,遵循这些规范能够确保“康玉3号”杂交种的高质量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