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工程中防雷装置施工质量的验收要求、检验方法和验收程序。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质量的验收。
Title:Code for Quality Acceptanc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Construction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811-2020《建筑工程防雷装置施工质量验收规程》是江苏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中防雷装置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4.2 接地装置安装
条文内容: 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接地极间距不应小于5米,垂直接地极长度不应小于2.5米。
解读: 这一条强调了接地材料的选择和布置要求。使用热镀锌钢材可以有效防止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接地极间距和长度的规定是为了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避免因间距过近导致电流分流不均或长度不足影响接地效果。
6.1 避雷带安装
条文内容: 屋顶避雷带支持件应固定牢固,直线段间距应均匀,且不应超过1米。
解读: 这条规定了避雷带安装的质量控制点。固定牢固可以保证避雷带在强风等恶劣天气下的安全性。支持件间距的限制有助于形成均匀的保护网格,提高整个建筑的防雷效果。
7.2 检查与测试
条文内容: 防雷装置应在投入运行前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设计文件规定的值。
解读: 接地电阻测试是验证防雷装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通过测试可以发现接地系统是否存在缺陷,如连接不良、接地极失效等问题。设计文件中的接地电阻值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及所在地区的土壤电阻率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因此必须严格遵守。
以上是对DB32/T 3811-2020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情况灵活运用,确保防雷装置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