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生产中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组成、设计要求、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维护保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玉米种植水肥一体化管理及相关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营。
Title:Corn IoT Integrated Water and Fertilizer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985—2020《玉米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天津市地方农业发展的技术标准,旨在通过物联网技术和科学的水肥管理手段提高玉米种植的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部分
1. 传感器布置:标准要求在田间合理布置土壤水分、养分等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需要覆盖不同深度的土层,并且要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合理的布设能够更精确地监测土壤状况,为精准灌溉和施肥提供依据。
2. 灌溉系统设计:对于灌溉系统的设置,标准强调了管道布局应尽量减少损耗,保证水流均匀分布。同时,还规定了灌溉设备的工作压力范围以及流量控制精度,以确保灌溉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3. 施肥装置配置:施肥装置的选择需与灌溉系统相匹配,保证肥料能够按照设定的比例混合到水中并均匀施加于作物根部区域。此外,还应注意定期清洗过滤器,防止堵塞影响施肥效率。
操作规程部分
4. 数据采集频率:为了获得可靠的数据支持决策,标准建议每小时至少进行一次数据采集。特别是在生长关键期如苗期、拔节期等阶段,增加采集次数有助于捕捉到细微变化。
5. 灌溉计划制定:基于历史数据和当前监测结果来制定灌溉计划非常重要。计划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灌溉时间、持续时长、水量分配等信息。特别要注意避免过度灌溉造成水资源浪费或因缺水导致减产的情况发生。
6. 维护保养指南:为延长使用寿命并保持良好运行状态,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日常检查项目清单。例如检查电线连接是否牢固、清洁过滤网等基本操作步骤。
安全环保措施
7. 环境保护意识:使用本技术时必须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采取措施防止化肥渗漏污染地下水;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开暴雨天气减少径流损失等。
8. 人员培训要求:所有参与实施此项目的工作人员都应当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整个流程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从而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种植过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