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盐碱地蓖麻种植的选址、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天津市盐碱地进行的蓖麻种植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stor Planting on Saline-Alkali Land in Tianj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972—2020《天津盐碱地蓖麻种植技术规范》是天津市针对盐碱地环境下的蓖麻种植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盐碱地蓖麻的种植条件、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环节进行了系统规范,为提高盐碱地蓖麻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种植条件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适宜种植蓖麻的土地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土壤pH值应在7.5至8.5之间,含盐量不得超过0.3%。这是因为蓖麻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但过高的盐分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此外,还要求土地平整,以便于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建设,确保雨季时不会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上,标准推荐使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高产优质的蓖麻品种。例如,“津蓖麻1号”因其良好的抗盐碱性和稳产特性被列为优选品种之一。选择合适的品种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同时也关系到后期田间管理工作的难易程度。
播种技术
关于播种时间,标准建议春季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播种最为适宜。播种前需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如晒种、浸种等措施以促进发芽率。每穴播种2-3粒种子,覆土厚度约3-4厘米,并保持适当的行距与株距(一般行距60cm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合理施肥的重要性。在基肥施用时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追肥则根据植株长势适时适量补充氮磷钾肥。同时,要定期检查田间水分状况,干旱时及时灌溉,雨后注意排除积水。另外,还需适时中耕除草,避免杂草争夺养分影响蓖麻生长。
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具体来说,在发病初期可通过喷洒生物农药或化学药剂来控制病情发展;对于虫害,则可采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成虫,或者释放天敌昆虫等方式减少虫口密度。同时,加强田间巡视,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扩散蔓延。
收获
最后,在收获阶段,当大部分果实呈棕褐色时即可采收。此时种子含水量较低,便于储存运输。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干燥,确保种子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天津盐碱地蓖麻种植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选地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关注了如何克服盐碱地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高效生产。这对于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