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芎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主要病虫害及其识别、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川芎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Title: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Ligusticum chuanxiong Pests and Dise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709-2020《川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四川省针对川芎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绿色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科学、环保的防控措施,旨在保障川芎品质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川芎种植区的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这意味着所有在四川地区从事川芎种植的企业和个人都应遵循这一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病虫害预测预报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的重要性。通过设置监测点定期采集数据,可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例如,对于川芎常见病害如根腐病和叶斑病,需每半月检查一次田间情况,并记录发病面积及程度。此外,还应结合气象条件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及其危害程度,为后续防控提供依据。
综合防控策略
综合防控策略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首先,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的方法来杀灭附着于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其次,在生长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合理密植、适时灌溉以及及时清除杂草等措施,以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环境。同时,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比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蚜虫数量,或者施用微生物制剂抑制真菌病害发展。
特定病害防治
针对川芎特有的几种病害,标准给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
- 根腐病: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销毁,同时用石灰粉撒布病穴周围进行消毒。此外,还建议轮作换茬,避免连作导致土壤病原积累。
- 叶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喷雾治疗,但要严格控制用药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后期则侧重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
- 白绢病:发病初期可选用木霉菌制剂涂抹患处,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抑制病原扩展。
安全间隔期
为了保证川芎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间隔期的概念。即从最后一次施药到收获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以便残留药物自然降解。具体而言,化学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得少于7天,而生物农药则根据其特性确定适当的间隔时间。
结语
DB51/T 2709-2020《川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不仅为川芎种植者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也体现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还能提高川芎产量与品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