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虚拟成像显示产品在视觉健康方面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和评估准则。本文件适用于虚拟成像显示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质量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visual health of display products - Part 5: Virtual imaging display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制定和实施TSIAA 000011.5-2025《显示产品视觉健康技术规范 第5部分:虚拟成像显示产品》的过程中,标准的更新往往伴随着技术进步与用户需求的变化。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差异是新老版本中对“视场角(Field of View, FOV)”的定义与测量方法的调整。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对虚拟成像显示产品视觉体验理解的深化,也对产品设计、测试与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
旧版标准(如TSIAA 000011.5-2020)中对视场角的定义较为宽泛,主要基于设备本身的光学参数进行描述,例如使用“水平视场角”和“垂直视场角”来衡量显示范围。然而,这种定义方式忽略了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眼睛的生理特性以及头部运动对视觉感知的影响,导致不同设备之间在用户体验上的可比性不足。
而在新版标准TSIAA 000011.5-2025中,视场角的定义更加贴近用户的实际感知体验。标准引入了“有效视场角”(Effective Field of View, EFOV)的概念,强调在考虑用户头部运动、眼动追踪及屏幕边缘失真等因素后,所能够真实感受到的显示内容范围。这一调整更符合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设备的实际使用场景,有助于提升产品的视觉舒适度和沉浸感。
此外,新版标准还明确了视场角的测量方法。旧版主要依赖于光学仪器直接测量设备的出瞳直径和光路角度,而新版则引入了基于用户主观体验的测试流程,包括通过眼动追踪设备记录用户在不同头部姿态下的视线轨迹,并结合图像边缘识别算法,计算出用户在动态使用过程中实际看到的画面区域。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也为后续的产品优化提供了更真实的反馈数据。
对于企业而言,这一标准的更新意味着需要重新审视其产品设计逻辑。在硬件层面,可能需要优化光学模组以扩大有效视场角;在软件层面,则需加强眼动追踪与图像渲染的协同能力,确保在不同视角下画面质量保持稳定。同时,在测试环节,企业应建立符合新版标准的测试流程,确保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符合预期。
总体来看,TSIAA 000011.5-2025对视场角的重新定义和测量方法的改进,不仅是技术标准的一次升级,更是对虚拟成像显示产品用户体验关注的深化。它为行业提供了更具指导性的方向,也为未来产品创新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